- 刘茂林
国际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发展模式的竞争。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优劣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实现现代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直在试图选择一种既可追赶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中不乏经验和教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世界各国选择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本国国情所作出的对发展模式的选择。它强调,我国的发展模式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以“五个统筹”为根本要求。温家宝总理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法律作为发展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从属和服务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科学发展观及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为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法学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本刊约请六位中青年学者,就法学部分学科的发展路径进行研讨,以期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2005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8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宋功德
国际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发展模式的竞争。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优劣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实现现代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直在试图选择一种既可追赶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中不乏经验和教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世界各国选择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本国国情所作出的对发展模式的选择。它强调,我国的发展模式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以“五个统筹”为根本要求。温家宝总理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法律作为发展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从属和服务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科学发展观及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为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法学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本刊约请六位中青年学者,就法学部分学科的发展路径进行研讨,以期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2005年01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守文
国际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发展模式的竞争。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优劣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实现现代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直在试图选择一种既可追赶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中不乏经验和教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世界各国选择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本国国情所作出的对发展模式的选择。它强调,我国的发展模式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以“五个统筹”为根本要求。温家宝总理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法律作为发展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从属和服务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科学发展观及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为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法学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本刊约请六位中青年学者,就法学部分学科的发展路径进行研讨,以期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2005年01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全兴
国际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发展模式的竞争。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优劣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实现现代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直在试图选择一种既可追赶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中不乏经验和教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世界各国选择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本国国情所作出的对发展模式的选择。它强调,我国的发展模式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以“五个统筹”为根本要求。温家宝总理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法律作为发展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从属和服务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科学发展观及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为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法学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本刊约请六位中青年学者,就法学部分学科的发展路径进行研讨,以期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2005年01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高利红
国际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发展模式的竞争。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优劣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实现现代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直在试图选择一种既可追赶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中不乏经验和教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世界各国选择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本国国情所作出的对发展模式的选择。它强调,我国的发展模式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以“五个统筹”为根本要求。温家宝总理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法律作为发展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从属和服务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科学发展观及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为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法学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本刊约请六位中青年学者,就法学部分学科的发展路径进行研讨,以期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2005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陈卫东
国际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发展模式的竞争。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优劣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实现现代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直在试图选择一种既可追赶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中不乏经验和教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世界各国选择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本国国情所作出的对发展模式的选择。它强调,我国的发展模式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以“五个统筹”为根本要求。温家宝总理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法律作为发展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从属和服务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科学发展观及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为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法学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本刊约请六位中青年学者,就法学部分学科的发展路径进行研讨,以期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2005年01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曹新明
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厘清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连接关系,不仅有利于民法典的编纂,而且也有利于知识产权法典的编纂。关于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连接,国际上的著名民法典和新型民法典创立了分、合、交、融四种基本模式。这四种模式,既有充分的理论支撑,也有相应的立法范例,各自的短长优劣昭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链接方式将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相连接可能是一种最佳选择。
2005年01期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刘黎明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破产法律制度不仅标志着一个法域的经济信用程度,而且影响着该法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时下的破产法立法活动,不仅是对现实市场需求的回应,更是要求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作出必要的前瞻。破产法所蕴含的人道感情、公平、效率、自治理念等价值取向以及立法名称、目标模式的选择均体现着法律的正义、包容性和智慧。
2005年01期 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余民才
中日东海油气争端是由日本以其单方面主张的中间线对抗中国合法利用资源活动引起的,中国没有义务提供油气资料。划定边界和划界前的临时安排是解决争端的两个替代方法,而后者更适宜于解决现实争端。冻结争议海域的一切油气活动、暂定措施区域和共同开发是三种可选择的临时安排。共同开发是最实际可行的双赢解决之策。
2005年01期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0 ] - 丁文
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是为保护加害人利益而设置的;为寻求当事人利益之平衡,法律又规定了法定代理人的替代责任和行为人的公平责任。在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的立法模式中,有出生主义、意思主义和识别主义三种不同标准的立法例,而以识别主义立法例最为科学;在同采识别主义立法例的德国、日本的民法典中,尤以《德国民法典》的立法技术最值推崇。我国《民法通则》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尚需检讨,而在目前有关民事责任能力规定的民法典草案中,又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持起草的民法典草案较为妥当。
2005年01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郭卫华
长期以来,我国对性侵犯的规定仅限于公法,而私法阙如,理论研究也有待加强。对自然人性方面的权利可以性自主权命名,并加以保护。性自主权是指依法自主表达其性意愿、自主决定实施其性行为,实现其性欲望的权利。性自主权表现出半克减性、非财产性、专属性和性别上的无差异性的特征,在内容上由拒绝权、自卫权、承诺权、选择权构成。性自主权的侵权责任方式经历了由刑事责任到民事责任的演进,在构成要件及抗辩事由上有一定的独特性和表现形式。在现行立法不完善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一般人格权的解释、创造、补充功能,实现对性自主权的保护。
2005年01期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8 ] |[阅读次数:0 ] - 綦骏
广告能否进入契约是当代契约法理论上的一个崭新的重大课题。从广告本身所要求的真实性、诚信原则在私法中的确立与对广告公法规制的必要性来看,广告进入契约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在具备了新的条件后,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自主机制和第三方的他主机制进入契约,成为契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将对当事人双方、契约的开放性造成重要影响。由于广告是否进入契约在许多场合还关涉消费者权益保护,我国应当确立广告进入契约的相关制度。
2005年01期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万毅,刘沛谞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的审判期限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公正和效率两大价值目标的实现。西方法治国家大多没有在立法中确立刑事案件的审判期限,而是完全取决于法官的自由心证,并辅之以集中审理原则和大量适用简易程序来保证公正和效率的实现。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作法,取消审限制度,赋予法官自由心证权,并明确将集中审理原则确立下来,规范并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2005年01期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0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李仕春
诉之合并制度蕴含着基本的诉讼法理,对民事诉讼立法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目前我国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对此关注较少。判断是否存在诉之合并取决于诉讼标的的个数,判断诉讼标的识别标准则在于诉之声明和事实理由。任何一种诉之合并是由四个构成要件组成。对于我国目前的诉之合并制度,应该从诉之追加、普通共同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以及反诉等方面进行完善。
2005年01期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张德淼,陈柏峰
近年来,“法律人性化”一词开始流行,但由于相关问题的讨论缺乏专业法律人的参与,人们对这一新词的使用还不规范,对其具体内涵也没有达成基本共识。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出发,结合“人性化”一词的日常意义和非法律的专业性含义,“法律人性化”是指法律必须与人性相协调,并尽可能以温情的方式得到施行。明确这一定义后,就很容易判断出在使用这一新词汇过程中的常见误区了。
2005年01期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石春玲
死亡赔偿请求权的理论依据是民法学理论中的难点,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从社会学、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应以死亡“损害转移”的观点作为死亡赔偿请求权的理论依据。近亲属因死者的死亡而承受了死亡损害转移的后果,从而对死者的死亡享有死亡赔偿请求权。其中,死亡补偿费是对生命损害本身的补偿,而不是对死亡引起的未来财产损失的赔偿。在没有近亲属的情况下,任何支付医疗费、丧葬费的第三人均可向赔偿义务人请求支付上述费用,但可向法院提起赔偿请求的程序当事人不限于上述人。
2005年01期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何俊萍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夫妻离婚时进行财产分割的四项原则,即照顾原则、补偿原则、赔偿原则和帮助原则。这四项原则虽然考虑了对子女和妇女利益的保护,但其对离婚中弱者利益的保护具有不周全性,因此,在进行离婚财产分割时适用公平原则很有必要。适用公平原则时应考虑确定财产性质、评估婚姻财产等因素,以切实保护离婚时处于弱势地位一方的合法权益。
2005年01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0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3 ] |[阅读次数:0 ] - 齐文远,刘代华
目前,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立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要完善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立法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明确界定“领土”的内涵;将《刑法》第6条至第10条的“本法”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我国公民在域外犯罪的,采用“双重犯罪原则”;对适用保护原则惩处外国公民在域外侵犯我国国家利益的情形尽量作详细规定;取消对外国人在我国域外犯罪适用我国刑法最低刑期的限制;在《刑法》中增设刑事代理审判原则以严密法网。
2005年01期 10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9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宪权
虽然《刑法》对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行为方式作了罗列式的规定,但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对这些行为方式具体内容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分歧。依据刑法原理并结合证券、期货犯罪的特点,正确解读《刑法》所规定的有关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四种行为方式的具体内容,对于目前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操纵证券、期货价格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5年01期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0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李建明
死刑误判多出现在故意杀人案中,且以事实误认为共同特点。上级法院在纠正死刑案件的初审误判时既缺乏坚决的态度,也缺乏有效的机制。造成死刑误判的主要原因是:惩罚至上的司法意识和对程序违法的容忍态度;死刑案件的院外压力导致的审判不独立;程序制约机制的严重弱化。纠正死刑案件错误裁判的特殊对策应当包括:确立特殊的死刑案件证据采信规则;死刑案件由五人合议庭独立审判而不能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实行死刑案件有限的三审终审和二审公开审判;改革刑事司法机关的奖惩机制。
2005年01期 125-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杨寅
根据体育行政部门的职权范围,体育领域的行政争议可分为外部性争议与内部性争议、普遍性争议与具体性争议、管理性争议与服务性争议。可纳入体育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争议包括:因对体育行政部门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产生的争议,因体育行政部门侵犯经营性单位法定经营权而产生的争议以及同体育行政部门行政许可行为有关的争议。因公共体育设施规则而引起的争议和竞技性争议属于体育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的边缘性问题,需要针对不同情况作出是否纳入受案范围的规定。
2005年01期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晋藩
中国是一个地处东北亚大陆、资源丰富的内陆性国家。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自然经济结构、以宗法家长制家庭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以儒家纲常伦理学说为统治思想、以皇权神圣的专制主义为基本政治制度的诸因素,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中华法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诸如:礼和法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以宗法家族为本位的伦理法、自然和谐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人本主义、综合性和包容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等等。对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我们应该认真地总结、反思,客观地予以评价,从中吸取当前法制建设所需要的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2005年01期 138-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9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成凡
对引证的规范和统计,是测度知识形态和知识影响的重要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结合法学的特点,法学引证研究在形式、内容和结果评估等三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引证在形式上的规范化是重要的,但没有必要夸大法学在引证方面的特殊性和统一性;内容上自我引证和反面引证对法学引证研究的干扰不大,比较复杂和重要的是甄别互惠引证和权威引证;在影响法学引证研究结果评估的诸多因素中,品牌、年龄、专业和装饰效应值得注意。这些体现了引证研究难以避免的局限,有必要结合对被引证资料的实际使用进行考虑,避免简单通过被引证率进行学术评估。
2005年01期 146-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管斌,汪敏2005年01期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