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宝乾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不是写在纸上供人们瞻仰的对象 ,而是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因而法律必须运用 ,而有运用就必有解释 ,因为只有通过解释才能将抽象的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的案件上。在这个意义上 ,有学者认为法学就是法律解释学。尽管这种说法有些狭隘 ,但说法律解释学是法学的核心并不为过。然而中国的法律解释学起步较晚 ,只是在上个世纪 90年代才开始。但近些年来 ,法律解释学研究热了起来 ,专著、译著和论文层出不穷 ,法律解释学一时成为显学。在这些汗牛充栋的论著中 ,我们仍然感到一些困惑。法律解释学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法律解释学的核心议题是什么 ?法律解释学能解决什么问题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学研究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入研究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约请了六位作者从各自感兴趣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这六位既有来自理论界的学者 ,也有直接从事实践工作的法官 ;既有从事法理学研究的学者 ,也有从事部门法学研究的学者。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旨趣的不一样 ,他们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异 ,如历史与现实、立场与方法、理论与实务等等。我们也正希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法律解释学的丰富多样性。
2004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段匡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不是写在纸上供人们瞻仰的对象 ,而是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因而法律必须运用 ,而有运用就必有解释 ,因为只有通过解释才能将抽象的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的案件上。在这个意义上 ,有学者认为法学就是法律解释学。尽管这种说法有些狭隘 ,但说法律解释学是法学的核心并不为过。然而中国的法律解释学起步较晚 ,只是在上个世纪 90年代才开始。但近些年来 ,法律解释学研究热了起来 ,专著、译著和论文层出不穷 ,法律解释学一时成为显学。在这些汗牛充栋的论著中 ,我们仍然感到一些困惑。法律解释学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法律解释学的核心议题是什么 ?法律解释学能解决什么问题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学研究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入研究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约请了六位作者从各自感兴趣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这六位既有来自理论界的学者 ,也有直接从事实践工作的法官 ;既有从事法理学研究的学者 ,也有从事部门法学研究的学者。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旨趣的不一样 ,他们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异 ,如历史与现实、立场与方法、理论与实务等等。我们也正希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法律解释学的丰富多样性。
2004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陈金钊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不是写在纸上供人们瞻仰的对象 ,而是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因而法律必须运用 ,而有运用就必有解释 ,因为只有通过解释才能将抽象的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的案件上。在这个意义上 ,有学者认为法学就是法律解释学。尽管这种说法有些狭隘 ,但说法律解释学是法学的核心并不为过。然而中国的法律解释学起步较晚 ,只是在上个世纪 90年代才开始。但近些年来 ,法律解释学研究热了起来 ,专著、译著和论文层出不穷 ,法律解释学一时成为显学。在这些汗牛充栋的论著中 ,我们仍然感到一些困惑。法律解释学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法律解释学的核心议题是什么 ?法律解释学能解决什么问题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学研究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入研究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约请了六位作者从各自感兴趣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这六位既有来自理论界的学者 ,也有直接从事实践工作的法官 ;既有从事法理学研究的学者 ,也有从事部门法学研究的学者。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旨趣的不一样 ,他们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异 ,如历史与现实、立场与方法、理论与实务等等。我们也正希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法律解释学的丰富多样性。
2004年02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胡玉鸿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不是写在纸上供人们瞻仰的对象 ,而是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因而法律必须运用 ,而有运用就必有解释 ,因为只有通过解释才能将抽象的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的案件上。在这个意义上 ,有学者认为法学就是法律解释学。尽管这种说法有些狭隘 ,但说法律解释学是法学的核心并不为过。然而中国的法律解释学起步较晚 ,只是在上个世纪 90年代才开始。但近些年来 ,法律解释学研究热了起来 ,专著、译著和论文层出不穷 ,法律解释学一时成为显学。在这些汗牛充栋的论著中 ,我们仍然感到一些困惑。法律解释学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法律解释学的核心议题是什么 ?法律解释学能解决什么问题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学研究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入研究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约请了六位作者从各自感兴趣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这六位既有来自理论界的学者 ,也有直接从事实践工作的法官 ;既有从事法理学研究的学者 ,也有从事部门法学研究的学者。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旨趣的不一样 ,他们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异 ,如历史与现实、立场与方法、理论与实务等等。我们也正希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法律解释学的丰富多样性。
2004年02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0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疏义红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不是写在纸上供人们瞻仰的对象 ,而是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因而法律必须运用 ,而有运用就必有解释 ,因为只有通过解释才能将抽象的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的案件上。在这个意义上 ,有学者认为法学就是法律解释学。尽管这种说法有些狭隘 ,但说法律解释学是法学的核心并不为过。然而中国的法律解释学起步较晚 ,只是在上个世纪 90年代才开始。但近些年来 ,法律解释学研究热了起来 ,专著、译著和论文层出不穷 ,法律解释学一时成为显学。在这些汗牛充栋的论著中 ,我们仍然感到一些困惑。法律解释学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法律解释学的核心议题是什么 ?法律解释学能解决什么问题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学研究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入研究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约请了六位作者从各自感兴趣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这六位既有来自理论界的学者 ,也有直接从事实践工作的法官 ;既有从事法理学研究的学者 ,也有从事部门法学研究的学者。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旨趣的不一样 ,他们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异 ,如历史与现实、立场与方法、理论与实务等等。我们也正希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法律解释学的丰富多样性。
2004年02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董皞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不是写在纸上供人们瞻仰的对象 ,而是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因而法律必须运用 ,而有运用就必有解释 ,因为只有通过解释才能将抽象的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的案件上。在这个意义上 ,有学者认为法学就是法律解释学。尽管这种说法有些狭隘 ,但说法律解释学是法学的核心并不为过。然而中国的法律解释学起步较晚 ,只是在上个世纪 90年代才开始。但近些年来 ,法律解释学研究热了起来 ,专著、译著和论文层出不穷 ,法律解释学一时成为显学。在这些汗牛充栋的论著中 ,我们仍然感到一些困惑。法律解释学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法律解释学的核心议题是什么 ?法律解释学能解决什么问题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学研究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入研究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约请了六位作者从各自感兴趣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这六位既有来自理论界的学者 ,也有直接从事实践工作的法官 ;既有从事法理学研究的学者 ,也有从事部门法学研究的学者。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旨趣的不一样 ,他们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异 ,如历史与现实、立场与方法、理论与实务等等。我们也正希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法律解释学的丰富多样性。
2004年02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杨海坤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而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保护具有客观必然性。而我国现行《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尚存不足 ,这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也有观念、意识方面的原因。因此 ,需要对现行《宪法》进行必要的修改 ,以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保护。
2004年02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陈骏业
作为履行判决法定前提的不履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与行政不作为违法乃表象与本质的关系。法定职责本质上是法定义务 ,对法定义务的违反 ,也是对法定职责的违背。在行政过程中 ,行政主体有一系列的积极性义务 ,相对应的法定职责也就表现为多个法定职责组成的谱系 ,对系列义务之一的不作为均属行政不作为违法。不履行与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实际上就是根据行政主体违背谱系性职责的主观态度与客观表现 ,并结合行政诉讼目的和整体结构等因素的考量而确立的两种法定行为违法类型。
2004年02期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卢勤忠
加入WTO后 ,我国的保险刑法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现行的保险犯罪立法存在较大的缺陷 :保险诈骗罪范围过于狭窄 ,该设立罪名的保险犯罪未设立 ,不该专门设立保险犯罪的行为却设置独立的罪名。在已加入WTO的背景下 ,我国保险刑法制度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2004年02期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王福华
民事诉讼停止制度具有程序保障、实现诉讼和解与调解、抑制诉权的滥用等功能。鉴于我国诉讼中止制度中存在的诉权无为状态及效力虚无等弊端 ,有必要对其在诉讼停止事由、程序效力等方面进行立法整合。为优化民事诉讼停止中的诉讼权利的配置 ,应赋予当事人程序请求权、上诉救济权、诉讼停止合意权等。
2004年02期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晓星
公民的开业权是指公民依法单独或与他人共同投资设立经济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不受干涉和限制的权利。我国现行立法仍存在直接或间接限制公民开业权的规定。因此 ,尽快修订有关法律、法规 ,强化公民开业权的法律保护 ,已是当务之急。对公民开业权的法律保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修订《宪法》 ,明确保障公民的开业自由 ;完善法律 ,降低企业设立门槛 ,从根本上保障公民的开业权 ;废止《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取消对在职人员开业的不合理管制。
2004年02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竺效
“社会法”一词可以在多个层面上使用 ,因而只需明确其在哪些层面使用即可 ,无需过多地深究其定义。通过历史、归纳和比较的方法可以了解、辨别和掌握社会法的意义。尤其是自内归纳社会法的特征 ,自外将社会法与社会、社会权、社会学法学和法社会学等范畴进行比较 ,更有助于对社会法的法律意义作深刻辨析。
2004年02期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5 ] |[阅读次数:0 ] - 李艳芳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项新内容。构成生态安全的内在要素包括 :充足的资源和能源、稳定与发达的生物种群、健康的环境因素和食品。当前 ,我国生态安全的状况极度不佳 ,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为了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 ,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和良好的支撑环境 ,国家必须针对生态安全恶化的原因进行强有力的法律规制。
2004年02期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金慧华
传统国际法律争端的解决 ,沿用政治和司法两种方式。很显然 ,在国际环境法领域 ,这两者并不能很好地调解环境纠纷。《蒙特利尔议定书》中的遵守控制程序是近年来国际争端解决方式发展的新趋势 ,是通过框架公约体系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制度。作为国际环境法领域的首创 ,这种崭新的争端解决方式的效用如何还有待于未来实践的检验。
2004年02期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志祥
现行《刑法》第 1 85条所规定的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国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应理解为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对于单位挪用公款的行为 ,不能以挪用公款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刑法未将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规定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这是立法上的疏漏。
2004年02期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田国宝
刑事证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之外的、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自己耳闻目睹的案件有关事实的个人和单位。作证不应当定位为证人的义务 ,而应当定位为证人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 4 8条第 1款的规定存在重大缺陷 ,应将其修改为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所有耳闻目睹案件有关事实的人 (单位 )都有作证的资格。
2004年02期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张新宝,张小义
股票窃用交易是加害人窃用权利人的股东账号、交易密码进行股票买卖操作侵害权利人合法权益的证券不当行为。证券营业部、与受害人有特定关系或者没有特定关系的第三人均可能实施此类加害行为 ,而且交易的无纸化操作和市场价格波动使得对此类侵权行为的认定变得十分复杂。加害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的过错责任 ,在确定赔偿责任时需要考虑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并以民法公平原则衡量相关的利益关系。
2004年02期 96-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力
中国古代民事法律规范主要以习惯法的形态存在 ,并且以大量民间契约为表现形式 ,而官方法律制度则通过州县自理审判对民事习惯法加以认可和接纳。正式的成文法和民间习惯法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调整范围和运作机制 ,但在儒家主流文化的基础上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研究者应当摒弃现代法律制度的语境 ,从民间契约所表达的概念和权利观念入手 ,去把握中国古代民事习惯法的权利体系和制度框架。
2004年02期 10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王充
在日本刑法理论中对于原因自由行为存在“定型说”、“有力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三种观点。这三种观点反映了日本刑法学在实行行为及责任原则研究中的发展和变化 ,体现了刑法观念从行为无价值论向结果无价值论、刑法学研究方法从体系思考向问题思考的转变。
2004年02期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赵家仪
基于异常危险行为的严格责任是美国侵权行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普通法国家中颇具特色。美国法上基于异常危险行为严格责任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爆炸致人伤害 ;贮存危险物品致人损害 ;运输危险物质过程中致人损害 ;散布危险物质致人损害 ;输送电力、煤气、水等致人损害 ;举行活动致人损害 ;航空事故致地面第三人损害等。基于异常危险行为严格责任的免责事由包括 :不可抗力、第三人的独立行为、原告的过失、成文法授权等。其分类的细致性和责任分配的合理性 ,值得我国侵权行为立法借鉴。
2004年02期 12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管斌,崔征,康健2004年02期 13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