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作为侵权免责事由规定的理解与适用——兼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9条
袁文全;
摘要(Abstract):
不可抗力在侵权法中具有影响侵权构成和作为免责事由的双重功用。作为影响侵权构成因素主要体现在过错责任中,通过影响过错和因果关系要件来决定侵权责任是否成立;作为侵权责任免责事由,仅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时适用于无过错责任的承担与否。二者区别的意义在于不可抗力能否成为侵权责任成立(承担)的一般抗辩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9条后半段"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的含义模糊,经由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应作"否定规定"解释。司法实践中,作为免责事由的不可抗力并非可以当然、绝对地免责,而应满足一定的条件。
关键词(KeyWords): 侵权责任;不可抗力;免责事由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CDJSK11010)
作者(Authors): 袁文全;
DO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5.01.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参见张新宝:《侵权责任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5页。
- 2 宋宗宇、曾林:《侵权责任减责免责事由的制度创新与立法完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 3 参见朱岩:《侵权责任法通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
- 1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在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上沿袭《德国民法典》的规定,规定了行为违法性要件,不可抗力则属于阻却行为违法性的事由。
- 2 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226页。
- 3 参见《日本官房长官称福岛核电站事故不适用免责》,http://www.chinanews.com/gj/2011/04-29/3007951.shtml,2011-04-29。
- 4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75页。
- 5 参见屈茂辉:《论民法上的注意义务》,《北方法学》2007年第1期。
- 6 参见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佛中法民一终字第107号民事判决书。
- 7 唐义虎:《对“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的理解与适用》,《法商研究》2011年第6期。
- 1 张小虎:《论期待可能性的阻却事由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表现》,《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1期。
- 2 张玉敏、侯国跃:《当前中国侵权法(草案)之比较研究》,《现代法学》2010年第1期。
- 3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0页。
- 4 杨立新:《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 1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 2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 3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63条。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的是违约责任,而非侵权责任。
- 5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 6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 7 例如,《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二次)》第522条规定,行为人从事异常危险活动,即使所发生的损害是因为不可预料的一项自然力的作用,也应对该损害承担严格责任。
- 1 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侵权责任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52页。
- 2 参见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人民法院(2010)安民一初字第243号民事判决书。
- 1 参见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 2 叶林:《论不可抗力制度》,《北方法学》2007年第5期。
- 3 参见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海中法民(环)终字第90号民事判决书。
- 4 参见山东省宁阳县人民法院(2012)宁民初字第2600号民事判决书。
- 5 参见王欢:《日本官房长官称福岛核电站事故不适用免责》,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4/1662872.html,2013-10-16。
- 6 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侵权责任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130页。
- 7 参见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18页。
- 8 王利明:《论高度危险责任一般条款的适用》,《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 1 [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齐晓琨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页。
- 2 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侵权责任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543页。
- 3 排除妨碍针对的是对权利人权利的行使造成了阻碍和有阻碍之虞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