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视野下倒闭企业工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侯玲玲;
摘要(Abstract):
市场经济中企业有倒闭风险,劳动者就有无法获偿工资的风险。经济全球化加剧和扩大了企业倒闭风险,工资风险随之社会化,危及社会安全。我国现有工资支付保障法律制度遵循工资支付雇主责任和劳动者风险个人自负原则,无法保护倒闭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债权。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特殊的"由担保机构保护工资债权"机制,通过社会互济和工资担保实现了工资风险由劳动者个人负担到社会负担的转变。我国已有地方政府开始尝试突破现行法律对倒闭企业工资债权给予特殊保障。分析比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殊工资担保机制模式以及我国地方经验,我国应选择社会保险型欠薪保障基金模式,由用人单位共同缴费形成欠薪保障基金,对企业工资偿付提供特殊担保,实现工资支付的雇主责任和工资风险的社会负担。
关键词(KeyWords): 倒闭企业;社会风险;工资风险分担机制;立法选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专项委托项目(09JF0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FX088)
作者(Authors): 侯玲玲;
DO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5.02.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参见[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文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 ②预付或后付工资属于劳动者与雇主自由协商之范畴。个别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存在天然不平等性,协商结果通常是工资后付,即工资在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次月月初、月中支付,部分工资则在一季度或一年后支付,如季度奖、年终奖等。一旦企业未在约定日期发放工资,就会产生工资积欠。参见张昌吉、姜瑞麟:《台湾积欠工资垫偿制度之探讨》,《政大劳动学报》2005年第17期。
- ③参见庄乾龙:《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比较研究》,《法商研究》2012年第2期。
- ④参见莫伟坚等:《关于倒闭企业财产执行的报告》,http://www.dgdsfy.org/fxsw/dycg/2011/09/05141140718.html,2014-04-05。
- ①参见周贤日:《我国港台地区欠薪保障基金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6期;周贤日:《我国深圳市和上海市欠薪保障基金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 ②参见赵鹏:《风险社会的自由与安全——风险规制的兴起及其对传统行政法原理的挑战》,载季卫东主编:《交大法学》第2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 ③参见[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 ④杜宁宁:《权利冲突视野下的劳动者知情权问题研究》,《当代法学》2014年第5期。
- ⑤参见李海明:《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及其法律救济为例》,《河北法学》2011年第7期。
- ⑥参见张昌吉、姜瑞麟:《积欠工资垫付制度之探讨》,《政大劳动学报》2006年第1期。
- ⑦参见[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 ⑧参见赵鹏:《风险社会的自由与安全——风险规制的兴起及其对传统行政法原理的挑战》,载季卫东主编:《交大法学》第2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8页。
- ⑨参见张昌吉、姜瑞麟:《积欠工资垫付制度之探讨》,《政大劳动学报》2006年第1期。
- See Arturo S.Bronstein,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Claims in the Event of the Insolvency of Their Employer,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26,No.6,November-December 1987.
- ①See Wang Huaiyu,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Insolvency Law,The Fifth Forum for Asian Insolvency Reform(FAIR),27-28April 2006,http://www.oecd.org/china/38182541.pdf,2013-01-24.
- ②参见郭玲惠:《劳动契约法论》,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157页。
- ③参见王利明:《关于劳动债权与担保物权的关系》,《法学家》2005年第2期。
- ④See Arturo S.Bronstein,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Claims in the Event of the Insolvency of Their Employer,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26,No.6,November-December 1987.
- ⑤参见邹海林:《我国企业再生程序的制度分析和适用》,《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
- ⑥See Edward Yemin,Arturo S.Bronstein,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Claims in the Event of the Employer’s Insolvency,ILO Publication,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CH-1211,Geneva,Switzerland,1991,p.36.
- ⑦参见[英]凯瑟琳·巴纳德:《欧盟劳动法》,付欣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36页。
- ⑧参见[英]凯瑟琳·巴纳德:《欧盟劳动法》,付欣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页。
- ⑨参见郭玲惠:《劳动契约法论》,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157页。
- ①See Arturo S.Bronstein,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Claims in the Event of the Insolvency of Their Employer,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26,No.6,November-December 1987.
- ②See The Employment Rights(Increase of Limits)Order 2010(S.I.2010/2926),Art.3,Sch.(with Art.4).
- ③See Takashi Araki,Labor and Employment Law in Japan,The Japan Institute of Labor,2002,p.80.
- ④See Security of Wage Payment Law(Law No.34of May 27,1976),Article 7.
- ⑤参见[日]尹景春:《日本欠薪垫付保障制度与其借鉴意义》,《文化论集》第36号,2010年3月,第157页,http://www.waseda.jp/w-com/quotient/publications/pdf/bun36_02.pdf。
- ①参见张昌吉、姜瑞麟:《积欠工资垫付制度之探讨》,《政大劳动学报》2006年第1期。
- ②See Wage Claim Guarantee Law(Act No.5513.Feb 20,1998,Amend No.7994,Oct 9,2009),Article 1.
- ③See Wage Claim Guarantee Law(Act No.5513.Feb 20,1998,Amend No.7994,Oct 9,2009),Article 20.
- ④参见周贤日:《我国港台地区欠薪保障基金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6期。
- ①参见张建明:《根治农民工欠薪的政府责任及法律对策》,《法治研究》2007年第8期。
- ②参见张千帆:《宪法变通与地方试验》,《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
- ①参见许建宇、张夏子:《我国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载李炳安主编:《东方社会法评论》(第一卷),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 ②参见王宇欣:《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何以实施5年仍“虚设”》,http://opinion.newssc.org/system/2013/02/26/013730835.shtml,2013-10-12。
- ①参见郭明政:《社会安全制度与社会法》,台湾翰庐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9页。
- ②“英国人口大约6千万,劳动参与率是74%左右,英国的农业就业人数比例(受私人雇主雇佣的占2%)少于任何一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而工业部门就业人口有27%左右,其余的70%就业于服务业,而1970年以来,英国工业部门雇佣的人数比例下降的程度大于任何一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澳]Greg J.Bamber等编:《国际与比较雇佣关系——全球化与变革》,赵曙明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 ①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支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